发布时间:2024-09-22 浏览量: 作者:韩烨 来源: 文法学院
中秋,一个自古以来便承载着华夏儿女无尽情思的节日,如同一幅细腻的水墨画,缓缓铺陈在华夏大地之上。这一天,月亮格外圆润,仿佛是天空中悬挂的一枚玉盘,洒下银辉,照亮了每一个游子的归途,也温暖了每一家人的团圆时刻。
一、节日来源
中秋节的由来可追溯至农历八月十五。在周朝,人们便已开启秋季祭月之举。彼时,月亮被视作丰收的象征。秋季收获之后,人们通过祭祀月亮来表达对丰收的感恩以及对未来的期许。而后,历经岁月流转,这种祭祀活动渐渐演变为民间习俗,即今时的中秋节。
二、节日习俗
1.吃月饼
在汉代,张骞出使西域,引入了芝麻、胡桃等,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丰富的辅料。此时,又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,被称为“胡饼”。
2.赏月
民间的中秋赏月活动大约始于魏晋时期,但尚未形成习俗。到了唐代,中秋赏月、玩月极为盛行,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佳句。等到了宋代,便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,并正式定名为中秋节。
3.赏灯猜谜
每逢正月十五,民间挂彩灯、放焰火,之后有人把谜语贴在彩灯上供人猜。谜语契合节日气氛,响应者众多,猜谜成为了中秋节的重要节目,灯谜也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才智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三、节日诗词
《水调歌头》
宋·苏轼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 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睛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《中秋月》
唐·白居易
万里清光不可思,添愁益恨绕天涯。
谁人陇外久征戍,何处庭前新别离。
失宠故姬归院夜,没蕃老将上楼时。
照他几许人肠断,玉面银蟾远不知。
《望月怀远》
唐·张九龄
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。
情人怨遥夜,竟夕起相思。
灭烛怜光满,披衣觉露滋。
不堪盈手赠,还寝梦佳期。
愿月圆人也圆,愿家和万事兴。中秋佳节,让我们在月光的照耀下,感受家的温暖,品味生活的美好,让这份团圆与幸福,如同明月般,照亮我们前行的每一步。
编辑:陈春羽 赵天桐